返回

大明:实习也算工龄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80章 乔五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拨人群中出了城门,高云朵董圆圆带着顺子和两名百户,是第二拨,剩下的人是第三拨。

    老郑头看家。

    老郑头一开始表示不接受,贾川说此次行动危险极大,老郑头话锋一转问:“我一人在家,会不会也有危险?”

    贾川表示按察使会安排同等人数住到宅子里来,这些人会乔装,会像往常一样出入宅子,做给附近监视他们的人看,只盼着能蒙骗过去。

    别的人都找好了,唯独假董圆圆不好找,实在不行只能空缺,好在平日里高云朵和董圆圆不出门,但董圆圆的声音日日可是传遍四邻的。

    这件事着实难住了张政,好在不用露面,动静嘛,找个男人倒是也可替代。

    至于这些人的路引便更是容易了,贾川从东照县到北京,再到济南,都未曾用过路引,那都是公派出差,可这一次出行,不用不行了。

    路引这东西他倒是熟,在巡检司工作的时候这是主要学习内容,在他看来,朱元璋制定一系列细则且实行的十分严苛,一方面是便于管理,一方面可能是为了防止百姓也像他当年那样成为流民犯上作乱,尽量将百姓限制在所居住区域。

    大明百姓凡出行百里者,必须有路引。

    可这路引可不是免费办理的,这事儿他听董树本跟他说过,这里面的道道多了,路引一张,重者一锭,中者四贯,下者三贯,说白了便是一条灰色的产业链诞生了——买卖身份证件。

    他们不用买,属于是光明正大的伪造,意在进乐安的时候,有个新身份,上面写的不是来自济南。

    两个地方的城门处必然会有汉王府安插的人在,小心些没坏处。

    贾川不信他的一举一动汉王漠不关心,汉王能联系建文旧臣的后人,可见想弄死他的决心,但路上的截杀,必定会让那些后人元气大伤,且朱瞻基不论事前还是事后知晓,只要断定与汉王有牵扯,定不会惯着他们,这些人对贾川的威胁不大。

    但汉王可不一样,济南与乐安距离差不到二百里地,快马一日可达,传个消息什么的倒是便捷,而到了乐安后,贾川不知要蹲守几日才可等到王府派人去催朱瞻圻,所以势必要做一下伪装,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。

    出城时,贾川与陈默,高云天扮做上了些年纪的江湖中人,贾川涂黑了脸,带着斗笠一身蓑衣,高云天脸上画了一块胎记,陈默是用猪皮遮住了眼眶上的疤,趁着天阴雨密,守城官兵便也就看不清楚了。

    好在出城的过程不长,不然高云天脸上的‘胎记’怕是要奇迹般的消失了。

    迎着细雨,三人快马加鞭,之前他们便说好了,路上各走各的,进了乐安在安排好的地方自会有人接。

    这一日的雨或大或小,却一直没有停歇,三人在中间停下来三次,补妆放水吃干粮。

    等到了乐安,城门还未关,天却阴的可怕,贾川没做过贼,这时候浑身僵硬,也不知是冻的还是吓的,他无数次问自己,为何不设计成他带着高云朵,其他人分成两拨跟在后面,然后他带着佳人远离红尘,逍遥江湖,再生个胖胖的娃娃……

    雨天,进城的人倒是不多,陈默走的四平八稳的,高云天趾高气昂,中间夹着一个如同僵尸行走的贾川,他牵的马都比他有活力。

    好在城门前的兵被一整日的雨整的心烦,一日中轮岗两次,这一次偏赶上这个时辰,秋雨随着秋风打在身上,哪是一个冷字可形容。

    贾川三人便是这么被放进了城,连路引都未曾细看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瞻圻居住的地方比较偏僻,莫说他们仨都是第一次来乐安,便是常来的也未必一下就找到。

    好在张政准备充分,命人画了草图,又不是直接去拜访朱瞻圻,需要到达的街口倒是不难找,只不过三拨人的目的地不同。

    贾川和高云朵他们都是要进城的,而那些锦衣卫不用,他们的目的地是城外的村子。

    为了方便来日行动,张政为进城的几人准备好的临时居住地,都在朱瞻圻住所不远处,两拨人并非住在一处,贾川还是认为小心为上,毕竟是陌生面孔,之后几人他们还要频繁出去活动,分开住或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。

    至于朱瞻圻的家,贾川觉着汉王对这个庶民儿子不会有什么惦念,命人盯着那附近倒是极有可能,只不过不是关心朱瞻圻的一举一动,可这么长时间,不管是谁盯着怕是也松懈了,甚至撤走了。

    一个被父亲遗忘的儿子,哪怕周围人都知道他爹是汉王,怕是也不会巴结着他,不远离就不错了。

    此时的朱瞻圻还不如一个百姓自在。

    三人按照草图画的,找到了一条巷子,有人等在雨中巷子口,见到几人后,那人问道:“可是堂兄?”

    陈默反问:“可是堂弟?”

    于是陌生的几人成了一家子,欢欢喜喜的回家了。

    贾川感觉像极了上一世看过的谍战剧,虽说就看过那么几个镜头,但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,演员要演出陌生中带着一份熟悉,试探中还

第80章 乔五(2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